k1体育十年品牌共融共建共育 打造红树林教育生态圈

  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07-16 19:49

  k1体育红树林外国语小学位于粤港澳大湾区,是深圳市宝安区“先行示范,教育先行”战略下诞生的新生代学校。学校自2017年9月创办以来,在李唯校长的带领下,遵循“激扬生命,自觉生长”的办学理念不断前行,努力打造一所“生命关怀为本,幸福发展至上”的充满关怀的学校。短短4年时间,全体红树林人拼搏奋进,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好口碑,先后获得“中国外语教学理论与创新研究教学实验基地”“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科技创新实践教育示范基地”“‘中国好老师’公益行动计划基地校”等称号。“国旗下课程”“教师成长合伙人”“家校双导师制”“社区悦读会”“好父母成长学院”等举措犹如一串串闪亮的音符,谱写出一曲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动人教育篇章……

  “同学们要积极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,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,体会到劳动最光荣。”今年五一劳动节前,李唯校长以“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”为题,为学生们带来一场精彩的国旗下讲话。

  每周一早上,“晨间八点档”国旗下讲话让全校师生家长都很期待。早在2007年滨海小学创办之际,李唯校长便坚持每周一在国旗下讲线期,该课程获得广东省德育创新成果一等奖。2017年创办红树林外国语小学,她又延续了这一课程,至今又开讲近150期。“爱国,从身边的小事做起”“最敬业的送奶工人”“诚信是做人之本”“如果没有天使就自己做天使吧”……一次次的讲述、一个个的故事,在学生心里种下了“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”的种子。

  周一下午的主题班队会课,各班围绕当天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展开热烈讨论,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疑问,在思想碰撞中表达观点。下午放学回到家,学生会向家长讲述早晨校长讲的故事、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的讨论以及自己的观点,并询问家长的态度和观点,同家长展开又一轮讨论。家长们就这样突破了时空限制,很自然地进入学校的教育场景。学生还会把自己这一天的感悟记录在“国旗下课程记录本”上,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。

  “校长主讲—主题班会—家庭讨论—感悟实践”四段式国旗下课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到课堂教学中,深入到家庭教育中,很好地践行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使教师、学生、家长的教育认知整合统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,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培根铸魂。学生期盼每周一听校长讲故事,期盼与校长对话;教师也能够以校长的讲话作为开展教育工作的一个抓手;校长的讲话内容也成为家庭交流讨论的重要话题,是家长了解学校教育、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的重要途径。

  在“国旗下课程”的带动下,全校师生家长将爱国心转化为志愿行,党员教师朱毓瑶自愿报名前往西藏林芝支教,立志“要把知识的丰满、世界的美好带给当地的孩子,让他们感受到更广阔世界的精彩和知识海洋的魅力”。刘宏金、王凯莉、陈怀超等党员教师,多次走进贵州毕节织金鸡场小学支教帮扶,彰显了红树林教师的教育情怀和责任担当。全校师生家长面向湖北巴东县、西藏察隅县、贵州织金县等欠发达地区,开展近10次捐赠活动,关怀化雨露、滴滴润心田。

  为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足够的关怀,红树林外国语小学大力推行“家校双导师制”,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
  学校成立了“好父母成长学院”,定期邀请国内知名家庭教育专家,给家长们开设讲座;组织召开家庭教育研讨会,请家长们分享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,使家长们意识到父母是孩子永远的人生导师。家长们纷纷表示,“好父母成长学院”不仅帮助他们提升了家庭教育水平,也促使他们和孩子一起成长。

  一名班主任难以细致关注到每一名学生。学校以问题为导向,给每个班配备了3名班主任和1名行政督导,确保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专属校内导师。这增强了学生在校的安全感和归属感。导师们每周至少与学生谈一次话,了解他们的学习、交友情况,帮助他们调适心理以及解决遇到的问题等。导师曹聪在与学生小轩的交流中发现小轩严重缺乏自信,就专门参加了心理培训,还在班级特意为小轩量身定制了“喝水提醒员”“讲桌管理员”的岗位,小轩在参与班级日常管理中渐渐提升了自信。

  校内导师还为自己负责的学生建立成长档案,把每周的谈话记录、观察记录及时反馈给家长导师,每月还会形成一份书面的反馈报告。家长通过校内导师的反馈报告,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成长情况,协同教师一起寻找更适合的教育方法,帮助孩子健康成长。2018级(8)班的小龙同学既不调皮捣蛋也不惹人注目,但导师罗敏每周都会和小龙聊一聊。罗敏老师了解到,由于父亲陪伴很少,小龙内心非常渴望父亲的呵护与关怀,小龙特别期待每周六父亲陪着他一起完成英语打卡作业。罗敏老师把这一次的聊天内容写进了月反馈报告,当晚她便收到了小龙父亲的短信,师生之间的聊天内容让小龙父亲十分感动,他也意识到应该更多地陪伴孩子。

  为提高校内导师的教育教学水平,学校改变传统师徒结对的教师培养模式,通过由校内资深教师和新岗教师组成“成长合伙人”,互帮互学共同成长,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快速发展。

  “家校双导师制”不仅增强了家校沟通,还形成了教育合力。教师们细致入微的工作让家长们非常感动,把学生月反馈报告视若送给孩子珍贵的成长礼物,放入专门的文件夹保存。

  课程是学校育人目标落地的载体,课程建设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红树林外国语小学集家校社之力打造“三级六力”课程体系,搭建了“国家基础学科课程、校本拓展课程和个性化选择课程”三级课程,培养学生的“六力”校本化核心素养,即:关怀力、阅读力、运动力、审美力、科创力、合作力。学校扎根中国大地,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、全球视野的时代新人。学校根据“六力”培养目标对应设计六大课程领域,形成六个基本课程群落。各课程群再按功能分成三级课程:基础型课程、拓展型课程、选择型课程。纵横交错,形成红树林外国语小学课程体系。

  在全面落实国家学科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,学校创生了“国旗下课程”“关怀课程”“项目化课程”“无边界研学课程”等拓展型课程;还根据区域环境、学校特点、学生差异特点与选择需要,开发具有红树林特色的选择型课程,至今已开设人工智能编程社、神奇密码学等近50门社团课程。在拓展型课程和选择型课程的开发过程中,学校将家庭、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到课程中,改变传统家校社共育中家长服务者、参与者的角色,充分体现家长的教育角色。2017级(5)班小平同学的父亲是一名建筑设计师,他把Pro/Engineer操作软件带进了课堂,让学生大开眼界。2017级(2)班小简学生的母亲是一名高级营养师,她为学生讲解了食物背后的营养秘密。

  此外,基于共建、共育理念,学校充分利用少年宫、科技馆、图书馆等社会优质教育资源,开展无边界研学活动、社会实践活动。学校还与社区携手,积极开展禁毒等法治宣传活动,党员教师还深入社区宣讲招生政策,提供家庭教育咨询,形成了学校、班级、社区不同组合多元参与的组织管理形式,构建知行合一的“大实践”教育模式。通过课程共建,家校联系更加紧密、沟通更加顺畅,学校的管理力量也得到增强,丰富了教育资源,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机会。

  自2017年创校至今,学校把每个班级在同一小区居住的学生组织起来,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,开展“社区悦读会”。“社区悦读会”由家长轮流主持,班主任进行专业的阅读指导,保证活动有效开展。“社区悦读会”以社区为载体,以亲子共读为主要形式,很好地调动了家庭教育功能,将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、社区,打造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机制。学校现有100多个“社区悦读会”,已开展700余次读书活动。

  在“社区悦读会”,学生不仅一起阅读、分享读书心得,还共同讨论感兴趣的话题。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面,还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,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。

  2018级(6)班小怡同学说:“自从参加了‘社区悦读会’,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爱看书了,我的书整整占了两个书架。每次‘社区悦读会’,我都可以和小伙伴们分享很多我读过的书。”

  “一开始参加‘社区悦读会’我都不敢说话,现在每次都能大声地作阅读分享了。”2017级(4)班小淇同学在参加一期全校展示的“社区悦读会”后自信地说。

  “社区悦读会”不同于传统的家长会、家长义工、专家讲座等,由传统的以学校为主,变为由学校、社区、家庭共同组织,逐步过渡为家庭独立承担组织者的角色,有家长这样说:“一开始觉得是个任务,但后来发现,每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受益很多,不仅孩子们有收获,家长们也可以分享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。”

  “‘社区悦读会’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带动作用,在这种氛围下,喜欢阅读的孩子可以影响带动不喜欢阅读的孩子,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会慢慢地得到提高。”2019级(8)班“社区悦读会”负责人小饶妈妈说。

  “社区悦读会”就这样牵引家长走向教育前台,密切了亲子关系和社区邻里关系,形成了家校社共育的生态圈。

  4年来,红树林外国语小学为培养“根植中华行于世界”的自觉少年,携手家庭、社区共同构建育人资源、共同融通育人机制、共同施展育人行动,形成了师生、家校社之间的良性循环,打造了一支“情怀与能力兼备,关怀与使命同在”的教师队伍,构筑了家校社共享共担彼此成就的充满关怀的红树林教育生态圈,为确保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,朝着新时代高质量教育发展的目标大踏步迈进。